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简称生物中心)成立于1997年4月,为省医科院所属财政拨款社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前已成为集科研、教学、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现有职工3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硕士学位的11人,平均年龄41岁。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当选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国家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山东省重点学科,“罕见疾病防治”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生物技术药物”“罕见骨病研究”医科院重点学科和“经筋病”医科院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山东省罕见病防治研究和中医推拿学两个泰山学者岗位,是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联合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依托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完善了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药物发现及新药药学研究平台。利用以上科研技术平台,重点针对罕见疾病的诊断、流行病学以及防治等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研究,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省一级的罕见疾病防治协会,并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全国性的罕见病防治联盟。
生物中心目前固定资产已达2400万元。拥有串联飞行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扫描仪、DNA扩增仪、定量PCR仪、生物光子系统等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项;省级科研课题42项;厅局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生物制品Ⅰ类新药证书1项、国家Ⅱ类新药证书1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目前罕见病防治研究是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带头人为泰山岗位特聘**韩金祥研究员。在韩金祥研究员的带领下,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针对罕见疾病的综合性、示范性防治研究。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省级罕见病防治协会和第一个省级罕见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全国 20余家罕见疾病防治研究领域的优势单位成立了全国性的罕见病防治联盟,提出了中国首个国家级罕见病防治研究计划,重点开展了罕见疾病的临床路径及流行病学研究,该项目已获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立项。目前罕见病相关研究已成为生物中心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